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们要站在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其深刻内涵和精髓要义,不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廉洁土壤、营造清正氛围。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洁文化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奉公自律、不谋私利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廉洁用权,带头廉洁治家,促进形成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他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对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意义。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实现治标与治本的辩证统一,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不想”是根本,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党性觉悟,靠涵养廉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同时,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廉洁自律、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治家等明确要求,并将廉洁文化建设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廉洁文化建设从广大党员的基本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入手,注重抓好广大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廉洁文化建设能够巩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将无私、公正、责任、诚实等道德准则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信仰和良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筑牢价值和品格基础。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区别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廉政文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反对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在全社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导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
新时代廉洁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价值理念,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廉洁价值、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价值追求。新时代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核心内容,蕴含于道德操守、家风家教、从政理念、社会风尚等各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
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操守。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要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不断坚定党性、磨砺心性,保持高尚精神追求。
崇廉尚洁的家风家训。“国廉则安,家廉则宁。”“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深刻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明确提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要求。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监督与关爱”之间的关系,将传统家规家训中倡导的“礼义廉耻”道德观与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廉洁从政的纪律规定相结合,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廉为政本的从政理念。“廉者,政之本也”。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无不将清廉视为从政的重要品质。中国共产党一贯要求党员干部思想上要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行动上要严格遵守廉洁纪律,生活上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廉为政本的理念,建立对廉为政本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信仰,筑牢全社会的廉洁文化根基。
清廉拒腐的社会风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社会风尚与政治生态相互影响。一方面,社会风尚的形成是由特定社会关系和道德状况所决定的,从政者的廉洁状况与生活作风对社会风尚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社会风尚好比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地对人们的是和非、正和邪、美和丑的判断和认识产生影响。社会大众崇廉拒腐的认识、行为与习惯可以让腐败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环境。相反,社会公众凡事习惯通过关系、人情、拉拢腐蚀握有权力的人为自己开绿灯、行方便,廉洁政治就没有社会道德与风尚的支撑。
三、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廉洁文化,让廉洁从政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思想引领,筑牢廉洁文化的信念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许多被查处的党员、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最终走向腐化堕落,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背离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这就需要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推动从源头上解决好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思想根源上增强廉洁从政的政治定力、怀德自重的抵腐定力,为民服务的道德定力。
古今结合,挖掘廉洁文化“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清官廉吏、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廉洁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创造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红色廉洁文化。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加强廉洁文化相关历史文献、文物古迹、革命旧址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廉洁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红色基因与廉洁因子共促共融,促进红色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纪律约束,健全廉洁文化的制度保障。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我们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要求。要注重发挥廉洁制度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形成奖惩并举、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制度执行机制,努力营造并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领域拓展,增强廉洁文化的渗透力。廉洁文化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但不能局限于领导干部,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厚植社会文化的根基。只有社会公众普遍接受与廉洁相关的价值体系,拒绝行贿,形成“廉洁光荣、贪腐可耻”的社会风尚,社会才能逐步迈向廉洁社会。要将廉洁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相关课程,把廉政教育与社会教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不断拓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领域和空间,把廉洁文化贯穿于社会治理各领域各环节,把廉洁规范融入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推动廉洁文化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载体延伸,扩大廉洁文化的覆盖面。如果先进的廉政文化不去占领文化阵地、营造社会氛围,腐败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污染社会、搞坏党风政风。要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名人纪念馆等文化场所,因地制宜设立廉洁文化阵地,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供给。挖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本土特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推动不同文化形式相互融合。把握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让廉政文化由抽象的理论变得可观、可触、可感,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同时,廉洁文化建设不能止于宣教,要创造多种形式的参与载体,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和互动性,可以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的影视作品,让群众在参与讨论中提升认识、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廉洁观,在“人人参与、全民创建”中,形成“人人崇廉、人人尚廉”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新时代廉洁文化在基层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来源:《求是网》